笔趣阁
笔趣阁 > 春闺记事 > 第375节诊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75节诊金

  春闺记事

苏嫔面sè还好。


至少从面相上看,没什么明显的疾病,顾瑾之心里就有了几分疑惑:太后的暗示、苏嫔的拜访,跟病没关系吗?


顾瑾之坐下,陪着苏嫔说话。


苏嫔跟顾瑾之也算言语投机。一个话题,两人都能说上几句,不会冷场。苏嫔喜欢字斟句酌,娓娓道来,顾瑾之也好耐心,慢慢听她说。


说不了几句,苏嫔就忍不住清清嗓子。


顾瑾之问她:“娘娘,您嗓子不舒服?”


苏嫔顿时面露愁sè:“是不舒服,已经多时了。当初您和王爷大婚,我这嗓子就难受得紧。太医也瞧了,也吃了药,好了几日。没几日,又犯了,如今吃药也不好使。太后娘娘问了一次……”


果然是有疾病的。


“我给您瞧瞧?”顾瑾之问。


苏嫔也没有虚套客气。


她今日来,就是想找顾瑾之看病的。


她道了谢。


顾瑾之让她张开嘴,看了看她的咽喉。又替她诊脉。


“之前吃了什么药,您知道吗?”顾瑾之问她,“哪位太医瞧的?”


“是张太医。”苏嫔道,“有消炎利咽剂,有半夏朴厚汤,还有些活血化瘀的药……”


“张太医?苏州来的张渊?”顾瑾之问。


苏嫔道:“正是。”


顾瑾之笑了笑。


张渊虽然被人尊为苏州神医,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。他治妇人的疾病时,总有偏颇。


当初顾瑾之大舅母的病,张渊就没治好。还闹了点不愉快。


他算是顾瑾之积累名声的第一块垫脚石,顾瑾之对他印象深刻。


“那您感觉如何?”顾瑾之又问,“吃了药,当时应该有效的。当时感觉如何?”


苏嫔想了想,道:“先吃了半夏朴厚汤,吃了三剂就好了。而后,刮了大风,又是bào雪。我去给太后娘娘请安时。受了点风,回去喉咙又不舒服,似有什么覆盖住了,既无法下咽。又无法吐出。


再喝那半夏朴厚汤。就没什么用了。张太医重新开了消炎利咽的方子。更是没用。十天前,他又说,可能是气血郁结。就开了活血化瘀的方子。吃了这么些日子,仍是不见好。


太后娘娘说,等王妃过年时进宫,求您给我瞧瞧。”


“张太医有好医术的。”顾瑾之道,“他在苏州颇有名气。只是,每位大夫都有自己的弱项,像我,外伤就不那么擅长。jīng通一样需要化大力气,医者要jīng益求jīng,自然也要扬长避短。张太医的短处,就是妇人科了。不知道怎么,这次您请到了他。


苏嫔微讶。


她根本不知道。


她只是通知了内侍,内侍替她请的太医。


“您已经病了这么些日子,我看您的咽喉,仍是无炎症,所以消炎利咽的方子根本无效;而半夏朴厚汤,治疗梅核气有很好的疗效。可我看您,并非单纯的痰气郁结之证,故而一开始有微效,而后又复发,并不能完全治好。”顾瑾之分析给苏嫔听。


苏嫔见她说得这么清晰肯定,就知道她能治,大喜,道:“您给我开个方子,我感激不尽。我这病,就依仗您了。”


咽喉里有东西,不说是什么大病,却非常难受。


苏嫔却病了两个多月。


她承受的痛楚,比她表现出来的更多。


她非常想及早解了这病痛。


可太医无能为力,苏嫔也无奈。


顾瑾之却没有立刻回答苏嫔的话。她脸sè微敛,安静看了眼苏嫔,几欲开口,又感觉不好直言,话咽了回去。


她这么欲言又止,让苏嫔的心猛然就凉了半截。苏嫔紧张追问:“我这病可是大疾?”


顾瑾之摇摇头,道:“不是大疾,用些药,很快就好了。”


苏嫔那凉了半截的心,慢慢回温。


那么顾瑾之欲言又止,是什么意思。


苏嫔心里惶惑,看着顾瑾之,直接问:“既是如此,王妃有什么话,直言无妨……”


“我需得收去诊金。”顾瑾之道。


苏嫔惊讶不已。


顾瑾之在太后跟前那么受宠,她怎么会缺钱?


庐州更是富足。


苏嫔怎么也没有想到,顾瑾之会说诊金的话。她一时间想笑,她不太好意思,就轻轻咳了咳,来掩饰自己的异样,道:“我的东西,大都是太后和陛下所赐。宫中之物,是不能流入外头的。我身上的现银,不是很足……”


这的确如此。


宫里有钱也不好买东西,所以苏嫔身上除了些应急的、打赏宫人的银票,没有其他的。


数量并不多。


顾瑾之笑了笑,道:“您误会。我不需要您的钱财。我的诊金,是其他东西,您能拿得出的……”


苏嫔这才慎重,心里一顿。她问顾瑾之:“什么东西?只要我能拿得出手,定不会吝啬。”


顾瑾之没说话。


她看了眼满屋子服侍的人,想着这里头不乏有谁的眼线,现在说的话,可能很快就传遍了宫里。


顾瑾之起身,默默往内殿走。


她没让宫人跟着。


苏嫔也起身,跟在顾瑾之身后。

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quzz.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://m.biquzz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