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笔趣阁 > 春闺记事 > 第186节求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86节求医

  春闺记事

“……不取个名字吗?”


西门大街的街角,小小铺子大门上了板;屋檐下的墙壁,亦是斑驳脱落,和四周的热闹想起,显得很孤零。


从门口走过,隐约能听闻淡淡药香。


后院一株高大的古槐树,也从屋顶伸延出来。


三月的天气,春寒料峭。


古槐树始发嫩芽,淡绿sè的小叶子,尚未覆满龙钟的虬枝。孤零零的老枝,纵横舒展。


林翊坐在后院的天井里看书。


中午的日头很暖和,他一边看书,一边默默想着事情。


大厅里总有声音传来。


有时候是低笑,有时候是认真的说辞,有时候又闲话。


比如现在,顾辰之就在问:“为什么不给药铺取个名字?”


“祖父没说。”女孩子脆声回答。


“那咱们自己取一个好了。”顾辰之又道,“七妹说,叫什么好?”


又是沉默。


两人大概都在想去什么药铺名字好。


这对兄妹俩,哥哥二十来岁,却是初学者;妹妹不过十四五岁,偏偏医术高超,连林翊也难不倒她。


妹妹教哥哥认药,可大部分的时候,他们俩都在说闲话,那女孩子甚至编了什么乱七八糟的顺口溜,教哥哥记住药用,什么“黄柏清泄苦,连翘归肺寒,栀子常作引,最善属黄连”。


说到开心的地方,兄妹俩就哈哈大笑。


把认药当做儿戏般。


林翊想起自己初学医的时候,每每认药。有丁点轻待之心,师傅都要狠狠骂一顿。


医者原就是个严谨枯燥的行业,不存在那么多的花哨,需要一步步的夯实基础。


林翊不免摇头笑了笑。


他拿了书。起身也进了大厅。


空荡荡的大厅里,这对主人家的兄妹俩在靠近西边窗户下,烧了暖炉,放了书。一边烤火取暖一边教读。


其实没那么冷。


林翊在外头都坐了半个时辰,也不觉得冷。


可这两人仍在烤火。


看到他进来,顾瑾之就喊了声林先生,招呼他过来坐,亲手搬了把椅子给他。


林翊道了谢,坐了下来。


而顾辰之,推了推面前的茶壶,对林翊道:“林先生自便。”


林翊是个行走江湖的,他也不讲究俗礼。就自己倒了茶。慢慢喝了两口。


茶汤清碧。有淡淡清香,入喉温暖香醇,应该是陈年的铁观音。


他听喜欢这个味道。有点像他老家的茶。


“你们在说什么?”林翊捧着茶盏,问他们俩。


“想给药铺取个名字。”顾辰之笑道。“先生可有雅致的字?”


林翊想起自己遇到过的药铺,基上都会缀了姓氏,这样传承下去,人家就会记得。


雅致有什么用?


“贵府不是姓顾?”林翊道,“怎么不用顾字?”


顾瑾之就笑着解释:“只因我们家曾经有间‘顾氏百草厅’,而后没做了。现在又叫顾氏药炉,明年又不做了。以后人们说起顾氏来,便道‘那个总关门歇业’的顾家,岂不是难听?”


林翊微愣,继而忍俊不禁。


“那还是另换一个字为妙。”他道。


具体叫什么才妥,也着实为难。


林翊捧着茶喝,不再开口,一副与我无关的模样。


顾瑾之就和大哥俩又想了想。


仍是想不到合适的。


顾瑾之道:“先放一放。等祖父的事情忙完了,问问他老人家的意思。”最近这些日子,老爷子谁也不肯见,连顾瑾之去了也要被赶出去。


顾辰之说好。


正说着话儿,外头传来了敲门声。


屋子里的三个人皆是侧耳,想听听是谁。


“肯定是家里人。”顾瑾之道,“我去开门吧。”


她起身,走到了门口,仍是问了句:“是谁啊?”


“七妹吗?”外头传来男子的声音,“是我,三哥。”


原来是顾晴之来了。


顾瑾之就道:“三哥,你绕到后门吧。这边下板麻烦。”


顾晴之哦了声,就往后门走去。


大哥也站了起身,道:“是不是家里又出了事?”他第一个念头就想到了妻子林蔓菁。


顾瑾之则笑道:“要是大嫂不舒服,大伯母会派人来,却不会派三哥。怕是三哥自己的事。”


说着,她又去了后院,给顾晴之开门。


来的,不仅仅是顾晴之,还有三nǎinǎi夏氏。


顾瑾之忙请了他们进来。


“来瞧瞧你们这铺子……”三nǎinǎi先笑着说。


顾辰之也迎了出来,看到他们夫妻,自然也惊讶,问是不是有事。


得知顾晴之和三nǎinǎi只是来闲逛,顾辰之也笑了:“有什么可逛的?这铺子尚未开业呢。”


“看看你们嘛。”顾晴之说,“大哥最近学得怎样?”


最近顾瑾之帮顾辰之找方法,顾辰之记药材名也快了很多,心情就好了些,笑着道:“还行吧。”

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quzz.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://m.biquzz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