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笔趣阁 > 重生小地主 > 第四百零二章 大兴土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百零二章 大兴土木

  重生小地主

二更,求粉红。


********


“是二等伯。”连蔓儿就道。


这次因为玉米的事情,皇帝龙颜大悦,下旨意犒赏了许多人。其中包括连蔓儿一家,辽东府各级官吏也都有赏赐。当然,皇帝最先犒赏,也赏赐的最厚的,是沈家。


发现玉米高产,沈六是首功。沈六在上奏的奏折上,说了这件事的过程,提到连蔓儿一家,也提到了沈小胖。因此,沈小胖被赐予二等伯的爵位,每年俸禄四百八十五两白银。沈六被赐予二等侯的爵位,每年俸禄五百八十五两白银。


这两个爵位,可以世袭,只不过每过一代,就减一等,袭次完了,世爵也就随之取消。


沈家一下子得了两个爵位,可谓荣宠一时。


沈六身上有实缺,这个爵位是锦上添huā。而沈小胖,小小的年纪,身上就有了二等伯的爵位,这可真是天降的喜事,运气不是一般的好。


连蔓儿当时还问了全福,为什么沈小胖这次没跟着沈六一起来。平时没什么事情,沈小胖还要死乞白赖地跟着沈六身后,往这里跑。现在有了爵位,威风了,依沈小胖的性子,应该来显摆显摆才对啊。


结果全福告诉连蔓儿,说是沈谦是想要跟来,不过沈六没有带他。


为了长大后不会成为一个不学无术的二等伯,沈小胖必须要发奋读书。据说,沈六给沈小胖留了许多的功课,说好了,不把那些功课做完,沈小胖哪里都别想去。


想想沈小胖苦着一张胖乎乎的包子脸,被关在屋子里读书的样子,连蔓儿就想笑。


关于玉米这件事,皇帝的赏赐还不仅仅这些。


沈皇后,因无意间将玉米赐给娘家。最后成就了这样一件大功,功在社稷,她谥号里本有一个端字,被皇帝御笔。改为文字。


大明开国以来,只有开国太祖的皇后谥号里有一个文字。而纵观以往的各个朝代,能够在谥号里称文的皇后、甚至皇帝,也都屈指可数。


沈皇后死后的荣耀,因此也达到了一个难以比拟的高峰。


这都是那个小厮全福八卦给连蔓儿听的。想起当时在新宅子的前厅,连蔓儿向沈六询问公文的事,沈六不置可否。当时。这小厮全福就在旁边。


如果没有沈六的授意,全福是不可能告诉她这些事的。


沈六当时不说,应该是不好说。身份不同,一个小厮可以不负责任地八卦八卦,但是沈六就不能。而皇帝给了沈家什么封赏,沈六并不想向连蔓儿隐瞒,却也不会主动那么巴拉巴拉地絮叨出来。


一家人说了一会沈家得到的封赏,话题就又转回到朝廷即便颁发的公文上面来。


“……这公文一发下来。也就两年工夫吧,咱辽东府这玉米就能放开了种,也能推广到别的州府去。”五郎就道。


“嗯。”连蔓儿点头。这是肯定的。而且,官府定价,玉米的价格和高粱持平,这样,玉米就真的能成为普通百姓的口粮了。


当然,连蔓儿也想到了这公文对她家的影响。


“我看,明年咱家还能卖一季嫩玉米。”连蔓儿就说道。公文中,只限制那些由官府下发玉米种子的人家,而她家自己有玉米种子,就不在被限制之列。“不过。也就再卖这一季吧,再过一年,嫩玉米的价格就得降。”


过了明年之后,辽东府放开玉米的种植,那个时候,就会有别的人家的嫩玉米上市。嫩玉米不再是稀罕物。价格,自然也就降下来了。


而且,明年即便还能卖一季的嫩玉米,其价格和销售量,也是无法和今年相比的。


“能卖就卖点,不能卖,咱就不卖。”连守信想的很敞亮“因为这玉米,咱得到的好处不少了,咱得知足。”


“刚才还有人问我玉米种子的事,想要跟咱买。”张氏chā话道。


“咱家那一千斤的玉米种子,还是先别卖。等这公文下来,咱家有富余的玉米种子,到时候再说。”连蔓儿就道。


她家的玉米种子,首先要留够她自家种的,然后要分给王家、张青山家、吴玉贵家,还有老金家等几户人家。


刚才听了全福的话,连蔓儿就想到了,给这几家分完之后,如果还有剩余的玉米种子,那也不好用来卖钱。


不过,那些玉米种子,她也没打算白白的送人。连蔓儿已经初步想好了互利互惠的法子,不过现在不急着说出来。


玉米即便价格定的和高粱平齐,但是因为产量高,到时候抢着要种的人肯定不少。


“管造牌楼的蒋大人说,明天,那些造牌楼的工匠就到了。”连守信突然说道“……咱家新宅子的那个大门,不是一间的吗?蒋大人还跟我说,咱家现在有了御赐的牌楼,那是三间四柱的。咱家的大门,也能跟着扩扩,更气派。”有了御赐的牌楼,咱扩个大门,不算逾越。”


大明朝的建筑讲究规制。什么样身份的人住什么规制的宅子,尤其是大门,最能体现住宅主人的身份,一点也逾越不得。


可以说,大门,就是一户人家身份的标志。

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quzz.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://m.biquzz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